校园动态
联系方式

招生电话:0951-2011511 

信 箱:nxdzgc@163.com 

传 真:0951-2014094  

网 址:http://www.nxdzgcxx.com

来校路线:银川市北京东路友爱车场乘坐601路公交车至宁夏地质工程学校(终点站)下车即到; 自驾延北京东路向东直行上高架快速路过黄河大桥,到星河街右转直行到头左转即到。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者:管理员  2023/6/21 14:24:24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

专业代码:660302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装备制造类

6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38

自动化类(6603

电气设备修理(4350

电力设备安装、运行、检修供电人员(7-2

电气元件及设备装配人员(6-73

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

电气设备维修

电气设备保养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行业变化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面向电气设备、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使用、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3)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绘制电气图等工程图的基础知识。

4)掌握电工与电子、液压与气动、可编程控制器、电气控制技术、机械基础等技术的专业知识。

5)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6)掌握产品装配工艺。

7)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原理。

8)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基本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识读一般电气原理图、安装图、绘制一般电气控制图的能力,具备现场操作能力。

3)掌握电工、电子、机械等基本知识在电气控制设备中的应用,了解常用电气控制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4)具有正确选择和使用常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及辅助设备的能力,会使用常用专业工具,具有熟练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

5)具备能阅读和理解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和保养相关说明书的能力。

6)具有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7)具备使用常用电气CAD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操作。

8)具备解决电气控制设备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能力。

9)了解电气产品的性能和用途。

10)能进行一般电气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列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参考学时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3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80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44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44

8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72

9

信息技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08

10

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11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80

12

职业素养

(限选)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8

13

劳动教育

(限选)

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8

14

军事理论与技能

依据社会实践课程要求,结合学校实际

48

15

社会实践

依据社会实践课程要求,结合学校实际

360

(二)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列表

序号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参考学时

1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目标:

() 知识教学目标

1. 熟悉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熟悉电气测量方法。

2. 初步具有使用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的技能。

3. 初步具有运用电气测量技术、检测、调试一般电路的能力。

4. 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技术规范,树立工程意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 能力培养目标

1. 使用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的技能

(1) 了解电工仪表的分类、准确度和面板符号,正确选择仪表。

(2) 了解电动系仪表、钳形电流表、单相感应式电度表、单臂电桥、兆欧表的工作原理。

(3) 了解钳形电流表、单相感应式电度表、功率因数表、磁通计、三相调压器、交流电桥和数字式电压表、万用表、频率计、相位计的使用。

(4) 了解磁电系仪表、电磁系仪表、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5) 掌握交、直流电流表和电压表、万用表、功率表、兆欧表、单臂电桥、旋臂式电阻箱、三端滑线变阻器、单相调压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示波器的使用。

2. 实施实验过程的能力

(1) 掌握实验电路的连接。

(2) 掌握按实验要求进行操作。

(3) 掌握实验数据的测量与记录。

(4) 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

(5) 掌握实验结果的分析。

(6) 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

3. 观察分析电路现象的能力

(1) 了解信号波形及电路现象的观察方法,如正弦波波形、正弦波相位差、电路谐振状态、瞬态过程。

(2) 掌握电路正常状态与故障状态的观察方法。

4. 应用电气测量技术的能力

(1) 了解电气测量的基本知识、误差、有效数字的概念、电信号与电路特定参数,如信号频率、峰值、相位差、变压器变比等的测量。

(2) 理解元件参数、电压与电流关系的测量、电路基本物理量 (UIP) 的测量。

5. 调试简单实验电路的能力

(1) 了解根据课题选择测量方法。

(2) 了解根据测量原理拟定测量线路。

(3) 了解根据测量电路选用测量设备。

(4) 了解根据测量目的与原理拟定测量步骤。

(5) 了解根据测量目的拟定数据表格。

(6) 掌握根据实验线路检查接线。

(7) 掌握分析与排除实验电路故障。

(8) 掌握调整电路参数使之正常运行。

6. 电工操作规程能力

(1)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

(2) 了解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及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

(3) 掌握电工常用工具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4) 掌握常用电工材料种类、规格、性能及其使用。

(5) 掌握室内照明线路的安装和维修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和要求:

() 认识实验

1. 了解实验室规则,实验操作规程,安全用电常识。

2. 了解实验室的电源配置,交、直流电源 (或直流稳压源) 的使用。

3. 练习使用直流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的直流电流挡、直流电压挡,直流稳压电源。

4. 学习电阻串、并联及混联电路的连接,掌握分压、分流关系。

() 电阻、电源的电压与电流关系测试

1. 学习使用滑线电阻器接成分压器。

2. 熟悉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

3. 学习选择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

4. 理解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及实际电源的电压与电流关系。

() 电阻测量

1. 练习使用万用表欧姆挡测电阻。

2. 学习伏安法测电阻。

3. 练习使用兆欧表。

4. 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

() 直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1.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

2. 学习分析测量误差。

3. 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检验实验数据的合理性,加深对电路定律的理解。

() 叠加定理

1. 理解电压、电流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

2. 理解叠加定理。

3. 了解叠加定理的适用范围。

()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

1. 学习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和入端电阻的测量方法。

2. 理解戴维宁定理。

() 电阻性电路故障的检查

1. 学习用观察法检查电路故障。

2. 学习用电流表、电阻表检查电路故障。

() 正弦电路认识实验

1. 熟悉实验室工频电源的配置。

2. 练习使用信号发生器。

3. 练习使用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万用表交流电压挡,单相调压器。

4. 了解试电笔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练习使用试电笔。

() 交流元件电压与电流关系的测试

1. 熟悉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的使用。

2. 掌握单相调压器使用。

3. 测试电阻器、空心线圈、电容器的电压与电流关系。

() 交流串联电路

1. 掌握交流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

2. 熟悉示波器的使用。

3. 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压、电流相位差。

4. 理解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及其相量图。

(十一) 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1. 练习使用功率表和功率因数表。

2. 学习日光灯电路的接线,并了解各元件的作用。

3. 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十二) 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

1. 对称负载电压、电流的测量。

2. 观察负载中性点位移现象,了解中性线的作用。

(十三)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及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1. 对称负载电压、电流的测量。

2. 观察三相三角形负载的故障情况,学习故障的分析判断。

3. 学习用三功率计和二功率计法测定三相电路的功率。

(十四) 互感

1. 学习用直流法和交流法判定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2. 学习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计测定自感、互感。

3. 观察两线圈相对位置与互感大小的关系。

(十五) 单相变压器

1. 学习变压器两线圈同名端的判定。

2. 学习测量变压器的电压比、电流比、空载电流。

72

2

机械制图与CAD

课程目标:

1.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形成由图形想象物体、以图形表现物体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规范的制图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获取、处理和表达技术信息,并能适应制图技术和标准变化的需要;通过制图实践培养制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学生能够绘制简单零件和简单部件的工作图样(简单零件是指需要3个以下的视图表达和15个以下的尺寸;简单部件是指需要1个视图表达,1个装配轴线,5个以下的非标准件),能够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和中等复杂程度部件的工作图样(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是指需要3个以下的视图表达和20个以下的尺寸;中等复杂程度部件是指需要2个视图表达,2个装配轴线,8个以下的非标准件)。掌握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了解现行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中国家标准,具备基本的工程素养。

教学内容和要求: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

(一)绪论

1.教学内容

机械制图对后续专业课程的作用;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学习方法。

2.重点、难点

识读机械图样;绘制机械图样

3.教学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二)制图的基本知识

1.课程教学内容

绘图工具的使用;制图的基本规定;尺寸注法;几何作图;平面图形的画法。

2.课程重点、难点

重点:制图的基本规定;尺寸注法;几何作图;平面图形的画法

难点;平面图形的画法

3.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熟悉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严格按照规定制图;严格按照规定标注尺寸,注意区别不同情况的标注;掌握几何作图的方法、熟练绘制各种图线;能够独立完成平面图形的分析并快速准确地完成平面图形的绘制。

(三)投影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投影法的概念、分类及正投影法的特点;三面视图的形成;点、线、面、体的投影;识读一面视图;几何体的轴测图;

2.重点、难点

重点:投影法的概念;三面视图的形成;点、线、面、体的投影;几何体的轴测图;

难点:投影法的概念;三面视图的形成;几何体的轴测图

3.教学要求

理解投影法的概念;掌握三面视图的形成;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投影特性及其作图方法;能正确判断点、线、面的空间位置;会识读一面视图;能准确地完成轴测图的绘制;

72

3

(三)专业核心课程

4  专业核心课程列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参考学时

1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的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职业道德观念及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之成为高素质劳动者。

()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

2. 了解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

3. 掌握电子电路识图方法。

4. 理解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要求与方法。

5. 掌握装配工艺与维修方法。

()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查阅手册、资料及说明书。

2. 能正确选用常用电子元器件和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

3. 能独立完成本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实验和实训。

4. 会观察实验与实训现象,记录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结论。

5. 能阅读和分析简单的电子电路原理图和电气电子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6. 初步具备组成(设计) 和制作简单的电子应用电路的能力。

7. 能处理电子设备的简单故障。

()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及开拓创新意识和精神。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3. 具有了解电子技术应用及发展的新动向和进一步开拓进取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要求: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大纲》开设。

() 实验

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1) 正确选用电子测量仪器。

(2) 初步学会电子电压表、信号源和示波器的使用。

2.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1) 学会识别常用电子元器件。

(2) 学会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检查方法。

3. 放大电路的测试与调整

(1) 会组装分立元件放大电路。

(2) 学会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测试与调整方法,会用示波器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影响的方法。

(3) 学会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4.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1) 学会运算放大器的引脚排列及简易测试方法。

(2) 通过运算放大器的安装、调试,加深对实际运算放大器各种性能的认识,掌握运放的使用方法。

5. 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应用

(1) 学会用集成功率放大器组成典型应用电路,测试各引脚电压。

(2) 学会测试集成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效率和动态波形。

6. 直流电源的测试

(1) 学习整流滤波及稳压电路的组成原理。

(2) 学会整流滤波及稳压电路的调整方法。

7. 门电路功能测试与应用

(1) 初步具备测试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参数的能力。

(2) 学会用基本门电路组合其他逻辑电路的方法。

8. 组合逻辑电路的测试

(1) 学会根据真值表画出逻辑图,搭接逻辑电路,测试电路的逻辑功能。

(2) 学会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和功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3) 学会简单故障的检测方法。

9. 触发器的测试

(1) 熟悉JK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 学会用JKD触发器组成计数器。

10. 集成加法计数器及应用

(1) 初步学会集成十进制计数器使用方法。

(2) 学会任意进制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11. 计数、译码、显示综合应用

(1) 学习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工作原理。

(2) 学会利用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器件,实现计数、译码、显示功能及其调试方法。

12. 555时基电路应用实验

(1) 学习555时基电路功能及应用原理。

(2) 学会用555时基电路组成应用电路方法。

13. 集成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实验

(1) 学习移位寄存器的功能和测试方法。

(2) 会用触发器组成移位寄存器。

72

2

PLC技术应用

课程目标:

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培养创新意识。

()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2. 理解可编程控制器特点,以及与传统自动控制系统的比较。

3.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组成,硬件配置。

4.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分类,应用场合、现状和发展趋势。

5.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基本指令。

6.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特殊编程指令。

()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独立完成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实验与实训。

2. 能正确安装可编程控制器,正确完成外部的接线。

3. 会观察实验与实训现象,编制、调试、运行程序,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

4. 会查阅产品说明书和相关手册。

5. 能阅读和分析实际应用程序与梯形图。

6. 能借助产品说明书和相关手册,查阅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的能力。

7. 能在生产现场正确安装可编程控制器和正确完成接线。

8. 能在生产现场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运行、调试、维护可编程控制器系统。

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础知识

1.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应用及其性能指标。

2. 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特点。

3.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系统

1.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配置和扩展功能。

2. 了解各类继电器的名称、符号和地址分配。

3.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及使用方法。

4. 掌握编程控制器的使用及编程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 可编程控制器功能图与步进梯形图

1. 掌握根据实际控制要求绘制功能图。

2. 掌握功能图转换成梯形图的方法。

() 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指令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常用功能指令。

() 可编程控制器的安装维护和应用实例

1.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安装和维护。

2.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

22

3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目标:

1. 能够正确理解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掌握液压传动技术的优缺点、发展方向,掌握传动介质的特性并能够正确选用液压油。

2. 掌握各类液压元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能够正确选用液压元件并具备非标准液压元件的设计能力。

3. 能够分析常见的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具备分析与解决机械设备中相关液压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能初步分析、构建液压系统,进行液压站的维护。

5.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

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液压传动基础

1.教学内容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液压油;液体静力学;液体动力学

2.重点、难点

液压传动的系统组成;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3.教学要求

掌握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作用;理解压力和流量两个重要概念;掌握液压传动原理

(二)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1.教学内容

概述;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液压泵的选用;液压马达

2.重点、难点

液压泵的结构特点;液压泵的选用

3.教学要求

了解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参数及不同类液压泵的特点;能够说出液压泵各零件名称

(三)液压缸

1.教学内容

液压缸的类型及其特点;液压缸的结构;液压缸的安装、调试、维护及故障分析

2.重点、难点

单作用、双作用液压缸的工作特点;速度、推力的计算;对液压执行元件的正确选用

3.教学要求

掌握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基本参数的计算

(四)液压辅助装置

1.教学内容

蓄能器;过滤器

2.重点、难点

各元件的图形符号;各元件在液压回路中的作用与应用

3.教学要求

掌握蓄能器和过滤器的图形符号;掌握各元件在液压回路中的作用于应用

(五)液压控制阀和液压基本回路

1.教学内容

方向控制阀和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阀和压力控制回路;流量控制阀和节流调速回路;其他控制回路

2.重点、难点

换向阀的图形符号;各压力阀的应用及调压、减压、卸荷与平衡等压力控制回路的构建

3.教学要求

掌握方向控制阀类型、结构原理及图形符号;掌握流量控制阀类型、工作原理及图形符号

(六)典型液压系统

1.教学内容

YT4543型动力滑台液压系统M1432B型万能外圆磨床液压系统

2.重点、难点

YT4543 型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和M1432B型万能外圆磨床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

3.教学要求

掌握YT4543 型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和M1432B型万能外圆磨床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能分析其液压回路

72

4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

培养目标:

使学生掌握交、直流电动机、变压器、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掌握以电动机为控制对象的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原理、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及其分析方法;形成解决生产实际电气控制一般问题的能力;为有关课程打下基础,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职业道德观、安全生产意识得到加强。

() 知识教学目标

1. 理解交、直流电动机与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2. 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起动、制动和调速方法。

3. 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型号规格及其选择。

4. 理解电气控制原则中时间原则、速度原则、电流原则、电势原则与行程原则。

5. 掌握电动机的起动控制、制动控制与调速控制环节。

6. 掌握电动机的保护环节和电气控制电路的联锁环节。

7. 掌握车床、钻床、磨床、铣床、镗床典型电气控制电路及其分析。

8. 理解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控制环节。

9. 掌握交流桥式起重机控制电路。

10. 掌握交流电梯基本控制环节。

() 能力培养目标

1. 具备查阅产品样本与手册,合理选择电动机与常用低压电器的能力。

2. 具备阅读并分析常用生产机械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的能力。

3. 具有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故障分析的能力。

4. 具有改造一般的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要求:

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结构,原理及选用拆装、维修的方法,熟记低压电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会分析点动、连续运行、正反转,顺序控制

降压起动、制动、多速等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原理能识谋电气布置图和接线图,并了解绘制原则,会安装、调试与维修上述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会设计组建简单继电器电气控制系统。

20

5

机械基础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具备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和图表等有关技术资料的方法,具备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整体认识机械加工过程,掌握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零件的手工制作、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处理的相关知识; 能对结构不同的零件采取合理的表达方法并绘制该零件的零件图,标注完整的尺寸与技术要求;能正确识读机械零件图样,能读懂简单的装配图。

52

6

典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机械零部件的拆卸原则;典型零部件的拆卸方法;机械零件的清洗方法;机械零件的检测方法;典型零部件的装配方法。

2.零部件的结构、作用;零部件原理图读取方法

3.电气元器件的工作原理;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读取方法;常用电气故障的诊断方法。

4.机电设备几何精度的检验方法;机电设备装配质量的检验内容与检验方法、运转实验步骤。        

5.机电设备装配图的读取;机电设备的故障原因并排除。

(二)能力目标

1.掌握机械零部件拆装的基本方法;能正确拆卸、清洗、装配常用机电设备

2.能读懂零部件的图纸;掌握机械零部件的修复工艺。

3.能正确选用电气元器件;具有阅读和分析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能力。

4.掌握机电设备集合精度的检验方法;掌握机电设备装配质量的检验内容与检验方法、运转实验步骤等

5.能读懂机电设备装配图;能正确判别机电设备的故障原因并排除。

(三) 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质量意识

2.培养学生交流沟通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

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树立学生基本职业道德和基本素养。

教学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 机电设备机械电气安装调试工艺工程与工具

1.教学内容

机电设备常见机械零件的装配工艺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艺

2.重点、难点

重点:机电设备的分类与安装位置关系,常见机电设备安装工具及其使用。

难点:机电设备安装基础,机电设备试车、试压与验收。

3.教学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熟悉常用机电设备分类与安装位置关系,了解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艺。

模块二 普通金属切削机床的安装与调试

1.课程教学内容

卧式车床的安装与调试,卧式铣床的安装与调试

2.课程重点、难点

重点:车床安装图的识读和安装方案的制定;零部件图的识读和各部件的关系。

难点:车床安装图的识读和车床的安装施工方案的制定。

3.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卧式车床的结构原理以及加工工艺,识读机床安装图、说明书及相关图纸资料,了解卧式铣床的结构原理以及加工工艺,识读机床安装图、说明书及相关图纸资料。

72

(四)专业拓展课程

5 专业拓展课程列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参考学时

1

工厂供电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中小型工业企业10 kV及以下的变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试验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安全用电、计划用电和节约用电的基本知识以及供配电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职业道德观念,使之成为高素质的、具有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知识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 知识教学目标

1. 熟悉中小型工业企业10 kV及以下的变配电系统各个环节及其重要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求。

2. 掌握中小型工业企业10 kV及以下的变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试验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和导体截面选择计算的基础上,正确地选择和校验高低压电气设备,进而熟悉动力、照明和变配电所的基本情况。

() 能力培养目标

1. 具有变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试验的能力。

2. 具有安全用电、计划用电和节约用电以及供配电技术管理的能力。

3. 具有查阅技术资料和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

4. 初步具有绘制或阅读电气原理图,电气平面布线图和安装接线图的能力。

5.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 思想教育目标

1.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2. 培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主要内容:

了解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了解电力系统及发电厂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运行维护知识,能初步分析解决供配电技术问题。

教学内容和要求:

() 工业企业供电概论

1. 了解供配电工作的意义、要求及任务。

2. 初步理解供配电系统及其电源和负荷。

3. 掌握标准电压和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 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

了解高低压熔断器和开关电器、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以及高低压成套配电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掌握其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及型号和规格。

() 供配电系统的接线和结构

1. 理解工业企业变配电所的典型接线方案,了解其结构与布置。

2. 理解高低压电力线路的接线方式,了解其结构与敷设。

() 负荷计算和短路计算

1. 理解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掌握常用的负荷计算方法 (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

2. 理解短路电流的有关概念,掌握常用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欧姆值法和标么值法)

3. 了解短路电流的电动力效应和热效应。

() 电器和导体的选择与校验

1. 理解电力变压器的容量和过负荷能力。

2. 了解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3. 掌握高低压电器和载流导体的选择与校验方法。

() 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系统

1. 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和要求。

2. 了解常用的保护继电器。

3. 掌握高压电力线路和电力变压器的常用继电保护方式。

4. 理解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和信号系统以及二次回路的接线图。

() 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

1. 了解过电压和防雷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用“滚球法”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方法以及电气设备接地的各种形式。

3. 了解电气安全的基本内容。

72

2

电梯结构与原理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认识电梯的四大空间和六大系统,并掌握其运行原理,为今后解决电梯实际问题、学习电梯安装与维修技术打下基础,解决常用电梯出现的基本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述基本要求:

  了解电梯的发展历程及定义,认识电梯的基本结构及作用。

  掌握电梯的四大空间和六大系统的结构及用途。

  通过课本中每个项目的二维码微视频进行直观学习电梯结构零部件的运行情况。

  掌握电梯电气系统各部分电路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电梯电气系统的控制方式和工作原理。

  了解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要求。

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认识电梯

1.教学内容

电梯概述、电梯的基本结构

2.重点、难点

重点:电梯的基本结构;难点:电梯的六大系统

3.教学要求

了解电梯的定义和分类;认识电梯的基本结构。

(二)电梯的曳引系统

1.教学内容

曳引机、曳引钢丝绳与绳头组合

2.重点、难点

重点:电梯的曳引机和制动器的主要类型和原理、作用

难点:锥形套筒法和自锁紧楔形绳套法的基本制作工艺

3.教学要求

了解电梯的基本组成与各主要部件的作用,理解电梯的曳引机和制动器的主要类型和原理、作用,能够识别各种曳引钢丝绳和常用的绳头组合方式。

(三)电梯的轿厢系统

1.教学内容

电梯轿厢的基本结构、超载装置

2.重点、难点

重点:电梯轿厢的超载装置

难点:电梯轿厢的基本结构

3.教学要求

了解电梯轿厢的基本结构,能够说出组成轿厢的各个部分。

(四)电梯的门系统

1.教学内容

门系统和开关门机构

2.重点、难点

重点:电梯门系统的基本结构

难点:电梯门系统相关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国家标准

3.教学要求

认识电梯门系统中各个机构的部件,并了解其作用;初步学会对电梯门系统各机构的测量(五)电梯的导向和重量平衡系统

1.教学内容

导向系统和重量平衡系统

2.重点、难点

重点:电梯对重装置的构成与作用

难点:计算电梯对重装置的重量

3.教学要求

认识电梯的导轨、导轨架和导靴;了解导轨、导靴的类型、安装位置和使用方法;初步学会计算电梯对重装置的重量。

(六)电梯的电气系统

1.教学内容

电梯电器、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

2.重点、难点

重点:电梯电气系统中各种电器的类型和作用

难点:电梯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

3.教学要求

认识电梯电气系统的各种电器;能结合电梯电气原理图认识电梯一体化控制系统I/O点的作用。

(七)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

1.教学内容

电梯的超速保护装置、电梯的其他安全保护装置

2.重点、难点

重点:限速器与安全钳的原理和作用

难点:端站开关的保护装置

3.教学要求

认识各种类型的缓冲器;能够对限速器和安全钳进行检测;识别三种端站开关

(八)电梯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1.教学内容

电梯的安全使用、电梯的日常管理

2.重点、难点

重点:电梯的安全使用规程

难点:电梯日常管理的要求

3.教学要求

学会电梯的安全使用和日常管理

72

(五)综合实践教学

综合实践教学课程列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参考学时

1

电气设备运行及检修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初步掌握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方法,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以后从事有关电气设计、检修、安装、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1.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

(1)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检修能力。

(2)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能力。

(3)一、二次接线图的识图能力。

(4)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运行值班能力。

(5)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能力。

(6)电气设备、配电装置常见异常或故障的处理能力。

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电气安装及检修

主要教学内容:

1.  各种高压开关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型号K》,互感器的类型结构、原理、特点及接线方式、配电装置的作用、类型及特点;电气设备的安装、检修工艺:电气设备、配电装置常见故障及对策

教学目标:

1.掌握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高压负荷 开关、各种熔断器、重合器、分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型号。

2.掌握互感器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接线方式,了解电气设备的安装检修工艺。

3.掌握配电装置作用,熟悉其类型及特点S能根据电气设备配电装置的故障现象 进行检修。

(二)电气运行

主要教学内容:

1.  各种高压开关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型号;互感器的类型结构、原理、特点及接线方式;配电装置的作用、类型及特点;电气设备的安装、检修工艺;电气设备、配电装置常见故障及对策。

教学目标:

1.  能熟练别各种形式的电气主接线图,掌握各种电气主接线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G运行, 掌握厂(所)用电的重要性及接线要求,

2.   掌握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引接方式、运行方式及切换,掌握倒闸操作的原则步骤、注意事项 及倒闸操作票填写方法:能读懂常见的二次回路图,如控制信号 回路图、断路器操作回路图等,了解运行巡视项目。

50

2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即每个学习单元都要紧紧围绕若干个实际的工作任务进行教学,通过电子产品元器件测量和检验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实际操作过程训练,提高学生的电子产品装配、焊接、调试、检验技术综合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加强学生的标准意识、规范意识与质量意识: 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勒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具有善于沟通和与人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养成爱护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良好习惯,养成安全操作的意识。帮助学生完成从课堂知识学习到生产工作实践的思想转变,培养学生成为电子企业电子产品测量及检验生产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操作仪器仪表并遵守安全规程:

2、能对常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识别和检测;

3、能对电子产品常用材料进行识别与加工;

4、能根据生产要求配齐电子元器件:

5、能根据电路设计要求,正确选择电子元器件

6、能熟练进行手工焊接和操作自动焊接设备:

7、能根据要求进行电子整机装配操作:

8、能对电子整机产品进行调试:

9、能根据设计要求,熟练编制工艺文件并组织实施;

10、能熟练检验电子产品和设备:

11、能完成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基本质量管理:

12、能根据环境要求处理使用过的元器件、辅料及其他材料。

(三)知识目标

1、掌握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安全知识,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2、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熟练掌握电子产品常用材料的识别与加工方法,熟悉各种电子元器件及常用材料的各种参数;

3、掌握焊接的概念、定义及手工焊接的方法:

4、掌握自动焊接的几种基本方法,掌握 SMT 元器件的手工焊接方法,掌握焊接质量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标准:

5、掌握整机装配概念,理解包装概念,掌握整机装配流程和调试方法,理解整机调试相关流程;

6、掌握电子产品工艺文件基本结构,掌握微型电子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与管理方法:

7、掌握电子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方法:

8、掌握电子产品工艺文件的概念、分类;

9、掌握微型电子产品的组装、焊接与调试方法。

10、掌握撰写综合项目报告的相关知识,包括《工艺文件》、《操作使用说明书》

(四)素质目标:

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3、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的能力:

4、能不断积累维修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

5、熟悉安全生产规范、操作规程及环保基本要求。

课程内容和要求:

1.熟练掌握电子产品生产操作,了解电子产品装配安全生知识。

2.熟练能了解万用表的特征和结构;能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3.能掌握万用表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会使用万用表进行电参量的测量;

4.掌握电阻器、电位器的检测、选用方法;

5.会识别电阻器、电位器;会检测电阻器、电位器;会根据具体电路,查阅手册选用电阻器。

6.能掌握电感器的分类、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及标识方法:2能掌握电感器的检测、选用方法;会识别电感器,会检测电感器:会根据具体电路,查阅手册选用电感器。

7.掌握集成电路的种类、封装形式及使用常识:掌握电声器件、磁头的分类、特点及用途;会识别集成电路;会测集成电路,电声器件;会根据具体电路,查阅手册选用集成电路、电声器件。

8.掌握开关、接插件、继电器、显示器件的特点及用途;会识别插 接

;会识别集成电路;会检测继电器,显示器件;会根据具体电路,查阅手册选用插接件、继电器等元器件。

9.  了解 SMT元器件的分类和选用:了解 SMT的装接工艺,掌握 SMT的手工装接方法:了解 SMT元器件装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0.能掌握导线和电缆的加工工,能掌握元器件引线的加工工艺,能掌握线扎制作工艺;会加工导线、屏蔽线、电缆线端头;会加工电子元器件的引脚:会制作线扎。

11.能了解焊接的原理和意义;掌握各焊接材料的分类、特点、性能参数和用途:能掌握焊接工具的使用和选择方法:能掌握手工焊接、拆焊的步骤和方法:会进行手工焊接和拆焊;5会准确使用电烙铁进行手工焊接;会进行元器件的拆焊:会对焊点质量进行评定。

12.了解自动焊接设备的分类 :了解自动焊接设备的工作原理,能掌握常用焊接设备的使用和维,了解自动锡铅焊的工艺过程及要求。

13.能掌握各种常用电子产品材料的分类、特点、性能参数和用途;会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各类电子产品材料。

14.整机总装顺 序及 要求:整机总装工艺过程及操作方法:3一般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方法:导线的安装方法:回整机总装质量检查。

15.电子产品调试设备的使用;整机调试内 容及方法:电子产品样机调试生产线电子产品调试:电子产品整机老化试验

16.会识别与正确编制电子产品的技术文件。能根据电子产品正确编制其生产工艺文件(接线图、装配图、工艺流程、制订工艺工时等)

17.了解认证的概念:了解产品认证的形式;3了解国外知名产品认证掌握 3C认证内容;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内容。

18.能正确识读电子产品的工艺文件;会编制电子产品的工艺文件。

50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

7  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

序号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及 性 质

教学学时数

按学年及学期进行分配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8

18

18

18

18

18

1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

36

2

2

A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36

36

2

3

A哲学与人生

36

36

2

4

A职业道德与法治

36

36

2

5

A语文

180

180

4

4

2

6

A数学

144

144

4

4

7

A英语

144

144

4

4

8

A历史

72

72

2

2

9

B信息技术

108

36

72

2

4

10

A艺术

36

36

2

11

C体育与健康

180

180

2

2

2

2

        小计1

1008

756

252

20

20

12

0

2

12

       

专业基础课程

B电工电子基础

72

36

36

4

13

B机械制图与CAD

72

36

36

4

  小计2

144

72

72

8

14

专业核心课程

B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

72

16

56

4

15

B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72

36

36

4

16

B液压与气压传动

72

36

36

4

17

B PLC技术应用

72

16

56

4

18

B机械基础

72

36

36

4

 19

B典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72

56

16

4

小计3

432

196

236

8

16

20

专业拓展课程

B电梯结构与原理

72

36

36

4

21

B工厂供电

72

36

36

4

小计4        

144

72

72

8

22

实践教学

C跟岗实习

360

360

20

23

B毕业设计

300

300

10

    小计5

660

660

 

20

其他

B军事理论与技能

48

8

40

第一学期前两周 

A职业核心能力(限选)

18

18

1

A职业素养(限选)

18

18

1

C劳动教育(限选)

18

18

    每周安排一次

A基础文化素养

432

432

24

B职业技能素养

224

224

8

          小计6

758

476

282

28

18周 

 

3146

1572

1574

1.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用括号在课程名称后注明;用“■”表示考试课程,每学期各专业考试周统一考试的课程原则上3-4门;用“A”表示纯理论类课程,用“B”表示理论加实践类课程,用“C”表示纯实践类课程。所有符号放在课程名称前面。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模块一 机电设备机械电气安装调试工艺工程与工具

1.教学内容

机电设备常见机械零件的装配工艺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艺

2.重点、难点

重点:机电设备的分类与安装位置关系,常见机电设备安装工具及其使用。

难点:机电设备安装基础,机电设备试车、试压与验收。

3.教学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熟悉常用机电设备分类与安装位置关系,了解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艺。

模块二 普通金属切削机床的安装与调试

1.课程教学内容

卧式车床的安装与调试,卧式铣床的安装与调试

2.课程重点、难点

重点:车床安装图的识读和安装方案的制定;零部件图的识读和各部件的关系。

难点:车床安装图的识读和车床的安装施工方案的制定。

3.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卧式车床的结构原理以及加工工艺,识读机床安装图、说明书及相关图纸资料,了解卧式铣床的结构原理以及加工工艺,识读机床安装图、说明书及相关图纸资料

五、教学实施

根据机电设备安装课程要求完成模块中应有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完整的、综合的工作任务中学习和思考,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把理论知识与技能操练结合起来,实现做学教一体化,培养学生掌握机电安装岗位的职业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典型机电设备安装的现场教学。

六、课程考核方式

(1)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实现课程目标。

(2)突出过程与任务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后作业、任务结果考核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平时采分。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体如下:

①平时考核内容(出勤、课堂表现、提问、作业)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②过程性考核(项目作业、案例分析、机床安装图的读取、典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方案的制定等)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 30%。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做到学而有用、学而能用。

③卷面考试(闭卷)。内容:课程讲授重难点,基础知识约占 40%,专业技能知识约占60%。题型结构(分为客观性试题约占30%和主观性试题约占70%。客观性试题包括选择题、多选题;主观性试题包括实图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考核学生典型机电设备安装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及运用理论进行方案制定的能力。任课教师自主命题,卷面考核成绩比例占总成绩40%

④课程考核按照3:3:4比例进行考核评价。

上一条: 没有了